中文版 | English
题名

基于磁控自组装的COVID-19抗体检测实验与计算研究

作者
通讯作者李翔
DOI
发表日期
2020-12-03
会议名称
第十一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
会议录名称
页码
1
会议日期
2020-12-03
会议地点
中国广东深圳
摘要

自2019年12月8日中国境内首例"新冠肺炎"出现以来,引起"新冠肺炎"的COVID-19病毒正在迅速地传播。截止2020年7月,境内累计确诊人数超过85000人,全球累计确诊人数超1000万人。吖啶酯标记抗体磁珠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Chemiluminesent Immunoassay,CLISA)作为高效的病毒筛查手段,是目前疫情防控的核心技术之一。但由于高表面质量磁珠的合成难度较大、制造成本较高,该技术在实际检测应用中存在着一定限制。另外,现有技术用于分散磁珠的溶液大多是低磁透率介质(如:PBS缓冲液等),磁场在传递到磁珠时已经产生一定量的衰减,控制携带抗体的磁珠运动则需要较大的外部磁场,致使整体免疫检测过程中的磁控效率不高。本文拟采用磁控自组装技术,将携带荧光标记的、低成本的、非磁性的聚苯乙烯微球分散到铁磁流体中,在外磁场作用下形成链状结构,通过显微镜对颗粒表面进行荧光观测来完成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同时,磁控自组装技术本身就具有富集微纳粒子的特性,可以有效地将携带生物粒子的非磁性苯乙烯微球通过磁场作用富集在检测区域,从而提升检测效率。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浸没边界-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对含有聚苯乙烯微球的铁磁流体磁控自组装现象进行了数值计算。在数值计算中耦合了可以模拟非磁性材料和磁性材料之间相互干扰的磁场演化计算方法,通过对不同材料交界面磁场相互干扰的研究,探究了磁性颗粒的低磁透率溶液和非磁性颗粒的铁磁流体溶液中磁场的不同分布及磁控自组装过程。实验和计算结果表明,基于磁控自组装的化学免疫检测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所需的样本量较少,溶液内磁通量较大,磁控自组装效率也较高。因此,本文研究可以为COVID-19化学免疫检测方面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学校署名
第一 ; 通讯
语种
中文
收录类别
来源库
CNKI
引用统计
被引频次[WOS]:0
成果类型会议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sustech.caswiz.com/handle/2SGJ60CL/218865
专题工学院_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
工学院
作者单位
1.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
2.汕头大学工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
3.同志社大学能源转换研究中心
第一作者单位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  工学院
通讯作者单位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  工学院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  工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翔,董志强,余鹏,等. 基于磁控自组装的COVID-19抗体检测实验与计算研究[C],2020:1.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原文链接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导出为Excel格式
导出为Csv格式
Altmetrics Score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翔]的文章
[董志强]的文章
[余鹏]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翔]的文章
[董志强]的文章
[余鹏]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翔]的文章
[董志强]的文章
[余鹏]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发表评论/异议/意见]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