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神经炎症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 |
作者 | |
通讯作者 | 邹良玉 |
发表日期 | 2021-01-20
|
发表期刊 | |
卷号 | 16期号:01页码:92-96 |
摘要 | 早期脑损伤(earlybraininjury,EBI)是影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hemorrhage,aSAH)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aSAH后EBI产生机制尚不明确,神经炎症可能为其主要驱动因素,其作用机制包括:红细胞降解产物和激活的小胶质细胞诱导神经炎症促进神经元凋亡;神经炎症通过激活星形胶质细胞破坏血脑屏障导致脑水肿,并募集外周中性粒细胞黏附于颅内微脉管系统引起微血管功能障碍导致脑皮质灌注不足。应用针对神经炎症不同靶点的药物预防EBI可能是当前治疗aSAH的新方向。 |
关键词 | |
收录类别 | |
语种 | 中文
|
学校署名 | 第一
; 通讯
|
来源库 | CNKI
|
成果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sustech.caswiz.com/handle/2SGJ60CL/218946 |
专题 | 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作者单位 |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
第一作者单位 | 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通讯作者单位 | 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 | 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廖艺斐,张慧,邹良玉. 神经炎症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J]. 中国卒中杂志,2021,16(01):92-96.
|
APA |
廖艺斐,张慧,&邹良玉.(2021).神经炎症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中国卒中杂志,16(01),92-96.
|
MLA |
廖艺斐,et al."神经炎症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中国卒中杂志 16.01(2021):92-96.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原文链接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导出为Excel格式 |
导出为Csv格式 |
Altmetrics Score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廖艺斐]的文章 |
[张慧]的文章 |
[邹良玉]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廖艺斐]的文章 |
[张慧]的文章 |
[邹良玉]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廖艺斐]的文章 |
[张慧]的文章 |
[邹良玉]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