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题名

广东及中国香港地区2016年和2017年甲型H3N2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分析

作者
通讯作者许智祥
发表日期
2021-01-19
发表期刊
卷号37期号:01页码:79-88
摘要
2017年夏季,我国广东及香港地区H3N2亚型流感病毒暴发流行,造成至少430人死亡。为揭示其流行原因,本研究对广东及中国香港地区2016和2017年夏季流行的甲型H3N2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的分子遗传特征进行了分析。采集深圳市2017年夏季流感样症状患者的样本进行H3N2病毒的检测及分离鉴定。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扩增病毒HA、NA基因并测序,用于进一步分析;从流感病毒数据库中下载广东及中国香港地区同期流行的H3N2代表毒株进行遗传变异分析。HA基因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广东及中国香港地区2016~2017年流行的H3N2病毒与疫苗株均处于同一进化分支,其中2016年流行毒株与疫苗株的同源性(99.1%~99.4%)高于2017年流行毒株(98.3%~99.4%)。HA蛋白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广东及中国香港地区2017年流行株在抗原位点A区158和160位氨基酸、受体结合区域的130-loop和220-loop、以及151位糖基化位点与疫苗株相比出现了较高比例突变,而在2016年流行毒株中没有发现。同时,这些位点在中国香港地区流行毒株中的突变频率高于广东地区流行毒株。NA蛋白氨基酸分析显示,所有毒株均未发现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耐药突变,中国香港地区2017年部分流行毒株234位和329位氨基酸糖基化位点消失(比例分别为12.6%和54.8%)。尽管2016年和2017年H3N2疫苗株为同一株病毒,但是2017年广东和中国香港地区的H3N2病毒流行毒株与2016年流行毒株以及疫苗株相比,在HA蛋白的主要抗原位点和受体结合位点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推测本次H3N2流感病毒暴发流行可能与这些变异相关。
关键词
收录类别
语种
中文
学校署名
其他
来源库
CNKI
成果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sustech.caswiz.com/handle/2SGJ60CL/218948
专题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作者单位
1.南华大学
2.深圳市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许智祥,李善琴,沈晨光,等. 广东及中国香港地区2016年和2017年甲型H3N2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分析[J]. 病毒学报,2021,37(01):79-88.
APA
许智祥.,李善琴.,沈晨光.,刘忠湫.,韦金丽.,...&刘映霞.(2021).广东及中国香港地区2016年和2017年甲型H3N2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分析.病毒学报,37(01),79-88.
MLA
许智祥,et al."广东及中国香港地区2016年和2017年甲型H3N2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分析".病毒学报 37.01(2021):79-88.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原文链接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导出为Excel格式
导出为Csv格式
Altmetrics Score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许智祥]的文章
[李善琴]的文章
[沈晨光]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许智祥]的文章
[李善琴]的文章
[沈晨光]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许智祥]的文章
[李善琴]的文章
[沈晨光]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发表评论/异议/意见]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