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题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D-二聚体/血小板比值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死亡风险

作者
发表日期
2021
DOI
发表期刊
ISSN
1005-1740
卷号31期号:3页码:47-52
摘要
目的:比较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D-二聚体/血小板比值(DPR)在预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死亡风险中的价值.方法:对2020-01-30-2020-02-15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确诊的264例重型及危重症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治疗后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n=212)和死亡组(n=52).收集各组患者入院时一般资料、合并症和临床表现,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NEU)、淋巴细胞计数(LYM)、血小板计数(PLT)和D-二聚体水平,并计算NLR和DPR.采用Cox回归分析筛选COVID-19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NLR和DPR对COVID-19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NLR和DPR水平患者生存情况.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高血压史、冠心病史、NEU、D-二聚体、NLR以及DPR水平均显著增高,LYM和PLT水平均明显下降.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冠心病、NLR和DPR是COVID-19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DPR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略大于NLR;当NLR的最佳截断值为7.069时,敏感度为78.8%,特异度为75.9%.当DPR的最佳截断值为0.010时,敏感度为84.6%,特异度为75.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NLR和DPR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低水平NLR和DPR患者(P<0.01).结论:高水平NLR和DPR均是COVID-19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DPR预测COVID-19患者死亡价值略高于NLR.
关键词
相关链接[万方记录]
语种
中文
学校署名
第一
资助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科研项目)
来源库
WanFang
万方记录号
perioarticalwxhxzz202103010
引用统计
被引频次[WOS]:0
成果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sustech.caswiz.com/handle/2SGJ60CL/255353
专题南方科技大学医院
作者单位
1.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检验科,深圳518055
2.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随州441300
3.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武汉430060
4.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总医院,十堰,442000
5.湖北省医药学院
6.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袁乐永,谢明水,李玲,等.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D-二聚体/血小板比值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死亡风险[J]. 微循环学杂志,2021,31(3):47-52.
APA
袁乐永.,谢明水.,李玲.,邓涛.,汪明.,...&梅爱华.(202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D-二聚体/血小板比值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死亡风险.微循环学杂志,31(3),47-52.
MLA
袁乐永,et al."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D-二聚体/血小板比值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死亡风险".微循环学杂志 31.3(2021):47-52.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原文链接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导出为Excel格式
导出为Csv格式
Altmetrics Score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袁乐永]的文章
[谢明水]的文章
[李玲]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袁乐永]的文章
[谢明水]的文章
[李玲]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袁乐永]的文章
[谢明水]的文章
[李玲]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发表评论/异议/意见]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