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糖尿病足感染181例临床分析 |
作者 | |
发表日期 | 2021
|
DOI | |
发表期刊 | |
ISSN | 1009-7708
|
卷号 | 21期号:5页码:517-522 |
摘要 | 目的 研究糖尿病足感染临床特征、临床分离菌分布和药敏结果,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181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诊治过程,采集临床特征(感染深度、血供情况、坏疽、起病原因)、临床分离菌群及药敏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①181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中,86例感染累及浅中层组织,95例感染累及深层组织;155例无或轻度缺血,26例重度缺血;116例无坏疽,65例有坏疽;起病原因主要是自发破溃(69例)和外伤(82例).②共分离出278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63株(58.6%),革兰阴性菌115株(41.4%);118例(65.2%)为单一菌感染(118株),63例(34.8%)为复数菌感染(160株);主要分离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85株,30.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1株,4.0%)、链球菌(37株,13.3%)、肠球菌(20株,7.2%)、铜绿假单胞菌(26株,9.4%)和肠杆菌科细菌(60株,21.6%).③浅中层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多见,而深层感染时肠杆菌科细菌等革兰阴性菌比例明显较高;无或轻度缺血时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比例较高,而重度缺血时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比例较高,重度缺血时复数菌比例较高;无坏疽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比例较高,而坏疽时肠杆菌科细菌等革兰阴性菌比例较高,有坏疽时复数菌比例较高.结论 不同糖尿病足感染临床特征、临床分离菌群有各自特点,临床特征与菌群存在相关性,临床实践中需根据不同糖尿病足感染病情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
关键词 | |
相关链接 | [万方记录] |
语种 | 中文
|
学校署名 | 第一
|
来源库 | WanFang
|
万方记录号 | perioarticalzgkgrhlzz202105004
|
引用统计 |
被引频次[WOS]:0
|
成果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sustech.caswiz.com/handle/2SGJ60CL/255371 |
专题 | 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作者单位 | 1.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广东深圳518020 2.石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临床开发事业部 3.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 4.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蒋竹奕,吴炎,谢颖,等. 糖尿病足感染181例临床分析[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1,21(5):517-522.
|
APA |
蒋竹奕,吴炎,谢颖,张睿,刘巧玲,&杨川.(2021).糖尿病足感染181例临床分析.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1(5),517-522.
|
MLA |
蒋竹奕,et al."糖尿病足感染181例临床分析".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1.5(2021):517-522.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原文链接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导出为Excel格式 |
导出为Csv格式 |
Altmetrics Score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蒋竹奕]的文章 |
[吴炎]的文章 |
[谢颖]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蒋竹奕]的文章 |
[吴炎]的文章 |
[谢颖]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蒋竹奕]的文章 |
[吴炎]的文章 |
[谢颖]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