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安阳殷墟出土原始瓷的产地与工艺 |
作者 | |
发表日期 | 2021
|
发表期刊 | |
ISSN | 1001-9928
|
期号 | 3页码:94-105 |
摘要 | 本文在器型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多种科技手段,对安阳殷墟原始瓷样品进行了系统测试分析,并与江西吴城与浙江湖州等地出土的原始瓷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所分析的殷墟原始瓷在化学元素组成、岩相特征上,都与南方产品有显著差异.该结果为了解商代晚期的制瓷业状况提供了重要信息. |
关键词 | |
相关链接 | [万方记录] |
语种 | 中文
|
学校署名 | 其他
|
资助项目 | (本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磁州窑白地黑花等瓷器的烧制工艺与呈色机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明末外销青花瓷的产地研究")%(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一般项目"西周燕国陶器和原始瓷的科技考古研究")%(北京联合大学科研项目"北京市考古资源的勘探、调查与研究")
|
来源库 | WanFang
|
万方记录号 | perioarticalhxkg202103012
|
成果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sustech.caswiz.com/handle/2SGJ60CL/255398 |
专题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_社会科学中心暨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
作者单位 | 1.北京联合大学考古研究院,北京市 100191;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北京市 100044;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北京市 100049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安徽 合肥市 230026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 100710 4.南方科技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广东 深圳市 518000 5.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上海市 200433 6.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 南昌市 330003 7.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 合肥市 230061 8.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北京市 100044;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北京市 100049 9.中国社会科学院 10.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文静,朱剑,何毓灵,等. 安阳殷墟出土原始瓷的产地与工艺[J]. 华夏考古,2021(3):94-105.
|
APA |
李文静.,朱剑.,何毓灵.,唐际根.,郑建明.,...&王昌燧.(2021).安阳殷墟出土原始瓷的产地与工艺.华夏考古(3),94-105.
|
MLA |
李文静,et al."安阳殷墟出土原始瓷的产地与工艺".华夏考古 .3(2021):94-105.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原文链接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导出为Excel格式 |
导出为Csv格式 |
Altmetrics Score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文静]的文章 |
[朱剑]的文章 |
[何毓灵]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文静]的文章 |
[朱剑]的文章 |
[何毓灵]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文静]的文章 |
[朱剑]的文章 |
[何毓灵]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