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题名

理工科大学的人文通识课程构建——以《跨文化交际》为例

作者
发表日期
2021
DOI
发表期刊
ISSN
1008-2204
卷号34期号:6页码:126-132
摘要
新科技革命时代,理工科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广博知识和良好品性的复合型创新型科技人才.人文通识教育旨在内化全球化时代的人文精神,面向理工科学生开设的人文通识课程需要显性教学课程设计和隐性教学互动环节的融通,才能有效实现人文精神的内化.《跨文化交际》参考文化响应式教学模式,将显性和隐性教学融合在多元文化的教学场景中.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领悟"我者"文化,反思对"他者"文化的"刻板印象",拓展全球视野,树立国际担当,以教师博雅兼修的言传身教鼓励学生拓展生命的宽度.通过课程教学实践发现,高质量的人文通识课程对于理工科学生构建人文精神、启迪思想信念、提升社会责任感和理顺人际关系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价值.
关键词
相关链接[万方记录]
语种
中文
学校署名
第一
资助项目
(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课题)%(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来源库
WanFang
万方记录号
perioarticalbjhkhtdxxb-shkxb202106017
引用统计
被引频次[WOS]:0
成果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sustech.caswiz.com/handle/2SGJ60CL/257887
专题人文社会科学学院_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作者单位
南方科技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广东 深圳518055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马近远,李敏辉. 理工科大学的人文通识课程构建——以《跨文化交际》为例[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6):126-132.
APA
马近远,&李敏辉.(2021).理工科大学的人文通识课程构建——以《跨文化交际》为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4(6),126-132.
MLA
马近远,et al."理工科大学的人文通识课程构建——以《跨文化交际》为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4.6(2021):126-132.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原文链接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导出为Excel格式
导出为Csv格式
Altmetrics Score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马近远]的文章
[李敏辉]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马近远]的文章
[李敏辉]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马近远]的文章
[李敏辉]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发表评论/异议/意见]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