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题名

乳腺导管内良恶性肿瘤超声图像特征的对比分析

作者
发表日期
2022
DOI
发表期刊
ISSN
1008-6978
卷号24期号:1页码:40-43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乳腺导管内良恶性肿瘤的超声图像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肿瘤患者68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组(45例)和乳腺导管内癌组(23例),均行超声检查,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和常规超声表现,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导管内癌的独立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对乳腺导管内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在病变长径、前后径、位置、内部回声、微小钙化、后方回声、边界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年龄、乳头溢血,以及病变内部血流、形态、边缘、侧边声影、导管扩张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长径(OR=1.083,95%可信区间1.022~1.149,P=0.008)、病变位置(OR=0.214,95%可信区间0.071~0.649,P=0.006)是诊断乳腺导管内癌的独立相关因素.以病变长径14.65 mm作为鉴别乳腺导管内良恶性肿瘤的截断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9%、71.1%,曲线下面积为0.694(95%可信区间0.558~0.829,P=0.009);以病变位置是否位于以乳头为中心直径2 cm外绘制诊断乳腺导管内癌的二变量ROC曲线,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9%、62.2%,曲线下面积为0.681(95%可信区间0.547~0.815,P=0.015).结论 超声对乳腺导管内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其中病变长径和位置是诊断乳腺导管内癌的独立相关因素,结合乳腺导管内癌病变内部多伴微小钙化、后方回声多异常、边界多不清等超声特征,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
相关链接[万方记录]
语种
中文
学校署名
第一
资助项目
深圳市三名工程院内骨干培育项目(SYLY201903)
来源库
WanFang
万方记录号
perioarticallccsyxzz202201012
引用统计
被引频次[WOS]:0
成果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sustech.caswiz.com/handle/2SGJ60CL/313274
专题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作者单位
1.518010 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
2.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
第一作者单位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高文婧,张旭,李剑,等. 乳腺导管内良恶性肿瘤超声图像特征的对比分析[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22,24(1):40-43.
APA
高文婧.,张旭.,李剑.,肖晓君.,施杨.,...&罗慧.(2022).乳腺导管内良恶性肿瘤超声图像特征的对比分析.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4(1),40-43.
MLA
高文婧,et al."乳腺导管内良恶性肿瘤超声图像特征的对比分析".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4.1(2022):40-43.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原文链接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导出为Excel格式
导出为Csv格式
Altmetrics Score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高文婧]的文章
[张旭]的文章
[李剑]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高文婧]的文章
[张旭]的文章
[李剑]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高文婧]的文章
[张旭]的文章
[李剑]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发表评论/异议/意见]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