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时频电磁法中激发极化异常的检测方法 |
发明人 | |
第一发明人 | 何展翔
|
申请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第一申请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第一申请人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学苑大道1088号
|
当前申请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
当前申请人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学苑大道1088号 (广东,深圳,南山区)
|
当前第一申请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当前第一申请人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学苑大道1088号 (广东,深圳,南山区)
|
申请号 | CN202010817552.7
|
申请日期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3509B
|
公开日期 | 2022-06-07
|
授权日期 | 2022-06-07
|
专利状态 | 授权
|
法律状态日期 | 2022-06-07
|
专利类型 | 授权发明
|
学校署名 | 第一
|
摘要 | 本申请适用于地球物理勘查技术领域,提供了时频电磁法中激发极化异常的检测方法,包括:在探区的第一检测点,获取时频电磁法输出的多个时域信号;其中,每个时域信号与时频电磁法的激发频率序列中一个激发频率对应;针对每个时域信号,提取所述时域信号的衰减信号,获取每个衰减信号的充电率;根据激发频率序列中相邻两个频率的时域信号的充电率差,确定激发极化异常的检测结果。本申请实施例利用时间域电磁场信息,由于磁场分量充电率是由磁感应衰减信号的纯二次场再求充电率,对电场分量的衰减信号也首先从叠加信号中消除了一次场,获得纯二次场后再求充电率;利用不同频率充电率的差异能够获得更高灵敏度的激发极化信息,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 |
其他摘要 | 本申请适用于地球物理勘查技术领域,提供了时频电磁法中激发极化异常的检测方法,包括:在探区的第一检测点,获取时频电磁法输出的多个时域信号;其中,每个时域信号与时频电磁法的激发频率序列中一个激发频率对应;针对每个时域信号,提取所述时域信号的衰减信号,获取每个衰减信号的充电率;根据激发频率序列中相邻两个频率的时域信号的充电率差,确定激发极化异常的检测结果。本申请实施例利用时间域电磁场信息,由于磁场分量充电率是由磁感应衰减信号的纯二次场再求充电率,对电场分量的衰减信号也首先从叠加信号中消除了一次场,获得纯二次场后再求充电率;利用不同频率充电率的差异能够获得更高灵敏度的激发极化信息,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 |
CPC分类号 | G01V3/38
; G01V3/08
|
IPC 分类号 | G01V3/38
; G01V3/08
|
语种 | 中文
|
INPADOC 法律状态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2021-01-01][CN]
|
INPADOC 同族专利数量 | 1
|
扩展同族专利数量 | 1
|
专利代理人 | 何丹灵
|
代理机构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相关链接 | [来源记录] |
来源库 | PatSnap
|
成果类型 | 专利 |
条目标识符 | http://sustech.caswiz.com/handle/2SGJ60CL/337918 |
专题 | 理学院_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何展翔,陈晓非,杨迪琨,等. 时频电磁法中激发极化异常的检测方法[P]. 2022-06-07.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操作 | |
ZS1920601-1激发极化发明专利证(1347KB) | -- | -- | 限制开放 | -- |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