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题名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征地补偿讨价还价博弈研究

其他题名
THE BARGAINING PROBLEM OF LAND EXPROPRIATION COMPENSATION UNDER INCOMPLETE INFORMATION
姓名
姓名拼音
BAI Fan
学号
12032710
学位类型
硕士
学位专业
0701Z1商务智能与大数据管理
学科门类/专业学位类别
07 理学
导师
郭悦
导师单位
信息系统与管理工程系
论文答辩日期
2022-05-07
论文提交日期
2022-06-27
学位授予单位
南方科技大学
学位授予地点
深圳
摘要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进行了飞跃式的蓬勃发展,在这一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枯竭,城市的发展也到达了瓶颈,城市也从向外扩展逐渐转向了向内开展更新项目。城中村改造项目作为城市更新的主体,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动力。但是,由于城中村土地产权的特殊性,城中村的拆迁改造与老旧城区的拆迁改造有很大的区别。城中村土地属于集体用地,在拆迁过程中,政府需要向在城中村居住的农民支付征地补偿。但是,现行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征地补偿的具体数额,只是根据土地的年产值使用“产值倍数法”规定了征地补偿的最低标准。并且,随着征地项目的市场化转型,开发商代替地方政府偿付征地补偿。因此,在现实的征地项目中,开发商与被征地的农民就征地补偿进行协商已经成为了常态。

在开发商与被征地农民的协商过程中,开发商往往占据了上风。开发商因为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对征地补偿的讨价还价中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此外,与农民相比,开发商有更多的渠道获取信息,在协商中,有信息上的优势。农民则由于信息相对闭塞的原因,在信息上处于弱势地位。为了研究这种信息上的弱势给农民在征地补偿协商过程中带来的劣势,本文使用博弈论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过去使用博弈模型对征地补偿所进行研究,大多数使用了静态博弈模型和完全信息博弈模型。但是,在征地实践中,这样的假设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在鲁宾斯坦因讨价还价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不完全信息的假设,来对开发商与被征地农民的博弈进行研究。

本文建立了完全信息条件下的讨价还价模型、单边贴现因子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讨价还价博弈模型以及土地增值收益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对征地补偿进行研究,得出了以下的结论:(1)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征地补偿费用的数额取决于双方议价能力的大小。开发商议价能力越弱,农民所能获得的收益就越多;农民议价能力越强,农民能获得的收益就越多。并且,开发商还具有讨价还价中的“先发优势”,即使是在开发商讨价还价能力弱于农民时,开发商也有可能通过这种先发优势获得比农民更多的收益。(2)在农民对开发商议价能力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农民所能获得的收益不会多于完全信息条件下讨价还价博弈时所获得的收益。开发商能够通过信息的优势,在自己议价能力较小时获得较多的收益。(3)在农民对土地增值收益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农民所能获得的收益取决于法律所规定的征地补偿的最低标准以及农民对土地增值收益上限了解的准确程度。法律规定的征地补偿最低标准越高,农民能获取的收益就越高;而农民对土地增值收益的了解的越清楚,那么农民所能获得的收益就越高。

并且,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1)在确定征地补偿的过程中要引入协商谈判的机制。(2)要完善与征地补偿相关的法律法规。(3)重视保护农民隐私信息。(4)

建立透明的信息公开渠道。(5)建立开发商与农民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

关键词
语种
中文
培养类别
独立培养
入学年份
2020
学位授予年份
2022-06
参考文献列表

[1]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1-2-28)
[2021-2-28].www.stats.gov.cn/tjsj/zxfb/202102/t20210227_1814154.html.
[2]李雪娜.深圳土改小步走[J].发展,2013(04):47-49.
[3]彭小兵,谭蓉,户邑.城市拆迁纠纷的博弈分析及对策建议[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19-22.
[4]唐丽敏.征地拆迁纠纷中的政府角色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7(11):484.
[5]彭小兵,谭亚.城市拆迁中公共利益的界定问题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05):107-111.
[6]杨金梅.拆迁中公共利益的界定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0(11):277.
[7]帅海香.我国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法律制度的问题与对策[J].法学杂志,2011,32(10):94-97.
[8]张元庆,邱爱莲.英国、德国和美国征地补偿制度对比研究[J].世界农业,2013(06):54-57+70+166.
[9]彭小霞.农村征地补偿制度:从生存权到发展权[J].开放导报,2015(03):76-80.
[10]喻少如,刘文凯.“参与协商型”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模式的理论建构[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9,21(05):129-138.
[11]楼喻刚,金皓.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被征用农民养老保障问题初探[J].西北人口,2002(01):27-29.
[12]林依标. 被征地农民差异性受偿意愿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
[13]孙文哲.建立土地征用市场机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20-22.
[14]黄兰慧,韩立达.我国土地补偿价格分析及其测算新方法[J].技术与市场,2007(01):80-82.
[15]唐健.征地制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11):3-7.
[16]韩俊.如何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源是土地征用制度存在重大缺陷[J].科学决策,2005(07):5-8+14.
[17]邹富良,李小洁.“征地补偿”与土地价格扭曲机制探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05):55-60.
[18]张元庆,张嘉.我国征地补偿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退出分析[J].农业经济,2013(03):10-12.
[19]陈维肖,李春妍,彭宏杰,樊鹏飞,乔璐,陈常优.基于土地发展权的征地补偿价格研究——以河南省周口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03):119-122.
[20]金栋昌,王宏波.城市扩张进程中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逻辑——对“涨价归公”“涨价归农”的辩证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6,37(01):127-132.
[21]柯小兵.我国农地征用制度的博弈分析[J].资源·产业,2004(02):50-52.
[22]鲁金萍,蒲春玲.土地征用储备中地方政府与农民的博弈行为浅析[J].农村经济,2006(01):35-36.
[23]万举.国家权力下的土地产权博弈——城中村问题的实质[J].财经问题研究,2008(05):11-16.
[24]谢艳,秦启文,王勇.征地补偿模式的经济学分析——基于不完全信息下的议价模型[J].中国土地科学,2008(10):12-16.
[25]李学瑞,金晓斌,魏西云,陈大丽,黄亚云.基于子博弈纳什均衡模型的征地安置补偿方式比较分析——以浙江省诸暨市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08(11):509-514.
[26]刘瑞亮.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农民的博弈分析[J].兰州学刊,2010(06):58-60.
[27]张期陈,胡志平.征地利益冲突的微观经济学[J].经济体制改革,2012(02):71-75.
[28]赵旭,洪开荣.互动公平视角下农地征收补偿的组合性均衡定价[J].统计与决策,2017(06):35-39.
[29]王小宁.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分析[J].经济问题,2010(05):61-64.
[30]晋洪涛,史清华,俞宁.谈判权、程序公平与征地制度改革[J].中国农村经济,2010(12):4-16.
[31]邹秀清,钟骁勇,肖泽干,宋鑫.征地冲突中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农户行为的动态博弈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2,26(10):54-60.
[32]朱念劬.拆迁补偿中的多阶段博弈模型研究[J].中国房地产,2013(06):73-80.
[33]杨朴伟,孙秋鹏.土地征收中农民群体与地方政府行为分析与治理研究——基于讨价还价理论[J].公共治理研究,2021,33(06):88-99.
[34]Neumann J V , Morgenstern O . The 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ur[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44.
[35]Nash J F . Equilibrium Points in N-Person Game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50, 36(1):48-49.
[36]Nash J F . Non-Cooperative Games[M]. Princeton University, 1951.
[37]Nash J F , Jr. The Bargaining Problem[J]. Econometrica, 1950, 18(2):155-162.
[38]Harsanyi J C. Games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played by “Bayesian” players, I–III Part I. The basic model[J]. Management science, 1967, 14(3): 159-182.
[39]Harsanyi J C . Games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Played by "Bayesian" Players Part II. Bayesian Equilibrium Points[J]. Management Science, 1968, 14.
[40]Harsanyi J C . Games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Played by `Bayesian' Players, Part III. The Basic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the Game[J]. Management ence, 1968, 14.
[41]Rubinstein A . Perfect Equilibrium in a Bargaining Model[J]. Econometrica, 1982, 50.
[42]Rubinstein A. A bargaining model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about time preferences[J]. Econometrica: Journal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 1985: 1151-1172.
[43]Samuelson W. Bargaining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J]. Econometrica: Journal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 1984: 995-1005.
[44]Chatterjee K, Samuelson L. Bargaining with two-sided incomplete information: An infinite horizon model with alternating offers[J].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87, 54(2): 175-192.
[45]郑鸿. 征地补偿安置讨价还价博弈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2.
[46]蔡乐渭.中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演进、现状与前景[J].政法论坛,2017,35(06):96-108.
[47]丰雷,张清勇.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征地制度变迁——兼论1998年《土地管理法》修订的影响[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0,9(03):29-48.
[48]张明涛.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拆迁纠纷动态议价模型的构建与分析[D].浙江大学,2015.
[49]李波.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视角下的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D].中共辽宁省委党校,2018.
[50]周岳,任博华.云南省城镇化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关系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1):41-42.
[51]王春敏.拆迁之伤:转型期的沉痛代价[J].中国房地产,2010(12):20-21.
[52]杨琳.基于信息博弈模型的城市土地储备经济分析[J].技术经济,2012,31(02):75-79.
[53]杨珍惠.关于改革和完善征地补偿机制的思考[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21):25-28.
[54]陈献锋.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历史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3):101-102.
[55]钱晓春.征地补偿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7):49-51.

所在学位评定分委会
信息系统与管理工程系
国内图书分类号
F321.1
来源库
人工提交
成果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sustech.caswiz.com/handle/2SGJ60CL/343003
专题商学院_信息系统与管理工程系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白帆.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征地补偿讨价还价博弈研究[D]. 深圳. 南方科技大学,2022.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操作
12032710-白帆-商学院.pdf(1751KB)----限制开放--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原文链接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导出为Excel格式
导出为Csv格式
Altmetrics Score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白帆]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白帆]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白帆]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发表评论/异议/意见]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