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靶向纳米颗粒及制备方法、应用、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发明人 | |
第一发明人 | 李凯
|
申请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第一申请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第一申请人地址 | 518051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学苑大道1088号南方科技大学
|
当前申请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当前申请人地址 | 518051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学苑大道1088号南方科技大学 (广东,深圳,南山区)
|
当前第一申请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当前第一申请人地址 | 518051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学苑大道1088号南方科技大学 (广东,深圳,南山区)
|
申请号 | CN202010614052.3
|
申请日期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0251B
|
公开日期 | 2022-07-08
|
授权日期 | 2022-07-08
|
专利状态 | 授权
|
法律状态日期 | 2022-07-08
|
专利类型 | 授权发明
|
学校署名 | 第一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靶向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应用、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靶向纳米颗粒包括共轭聚合物和包覆所述共轭聚合物的两亲性聚合物;其中,共轭聚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共轭聚合物的吸收波长为600nm~1700nm。通过采用上述共轭聚合物,能够提高靶向纳米材料的靶向性,进而能够提高药物的摄取率,且上述共轭聚合物制成靶向纳米材料后,在近红外脉冲激光的辅助下,能够产生光声力效应,进而能够突破血管屏障,克服了传统纳米药物递送效率低、摄取率低的缺陷,为实现药物的精准递送奠定基础。此外,上述靶向纳米材料还可以与光声显微镜或其他成像方法配合,进而实时监控靶向纳米材料进入特定病灶组织的全过程。 |
其他摘要 | 本发明涉及靶向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应用、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靶向纳米颗粒包括共轭聚合物和包覆所述共轭聚合物的两亲性聚合物;其中,共轭聚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共轭聚合物的吸收波长为600nm~1700nm。通过采用上述共轭聚合物,能够提高靶向纳米材料的靶向性,进而能够提高药物的摄取率,且上述共轭聚合物制成靶向纳米材料后,在近红外脉冲激光的辅助下,能够产生光声力效应,进而能够突破血管屏障,克服了传统纳米药物递送效率低、摄取率低的缺陷,为实现药物的精准递送奠定基础。此外,上述靶向纳米材料还可以与光声显微镜或其他成像方法配合,进而实时监控靶向纳米材料进入特定病灶组织的全过程。 |
CPC分类号 | A61K9/5146
; A61K9/0009
; A61K41/00
|
IPC 分类号 | A61K9/51
; A61K47/34
; A61K41/00
; A61P35/00
|
INPADOC 法律状态 | (+PATENT GRANT)[2022-07-08][CN]
|
INPADOC 同族专利数量 | 1
|
扩展同族专利数量 | 1
|
专利代理人 | 马小悦
|
代理机构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相关链接 | [来源记录] |
来源库 | PatSnap
|
成果类型 | 专利 |
条目标识符 | http://sustech.caswiz.com/handle/2SGJ60CL/357120 |
专题 | 南方科技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凯,奚磊,吴长锋. 靶向纳米颗粒及制备方法、应用、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P]. 2022-07-08.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原文链接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导出为Excel格式 |
导出为Csv格式 |
Altmetrics Score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凯]的文章 |
[奚磊]的文章 |
[吴长锋]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凯]的文章 |
[奚磊]的文章 |
[吴长锋]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凯]的文章 |
[奚磊]的文章 |
[吴长锋]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