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耐多药结核病的全口服短程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项非随机对照试验的中期报告 |
作者 | |
发表日期 | 2021
|
会议名称 | 中国防痨协会第33届全国学术大会
|
页码 | 508-508
|
会议日期 | 202109
|
会议地点 | 青岛
|
摘要 | 背景 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承受着漫长、低效和毒副作用大的抗结核治疗.近期短程方案显著改善了其治疗依从性和结局,全口服方案进一步降低了其副作用.然而,WHO推荐的含7种药物的短程方案在我国现实环境中的可行性欠佳.在次研究中,我们评估了中国首个优化的个体化全口服短疗程方案.方法 从2019年4月到2020年8月,我们连续在中国深圳纳入了 103例MDR-TB患者,采用9~12个月的、含4~5个药物的方案.采用非随机分组方法,针对个体耐药谱、患者可负担能力和对药物的耐受性而制定方案.结果 53.4%(55/103)的患者使用了不含贝达喹啉方案(利奈唑胺、氟喹诺酮类、氯法齐明、环丝氨酸和吡嗪酰胺),34.0%(35/103)的患者使用了含贝达喹啉方案(贝达喹啉、利奈唑胺、氟喹诺酮类、环丝氨酸、吡嗪酰胺),12.6%(13/103)的患者使用了其他个体化方案.本研究中,2个月和4个月的培养阴转率分别为83.1%和94.4%;在不含贝达喹啉组和含贝达喹啉组之间,以及FQ敏感组和FQ耐药组之间,培养阴转率无显著差异.在41例完成全部治疗的患者中,有40例(97.6%)结局良好,1例由于更改了两种治疗药物而被归类为不良.结局 治疗成功后至今,35例随访了 3个月,17例随访了 6个月,均无复发.周围神经病变和关节痛/肌痛是最常见的不良事件(56.3%,58/103).18例不良事件导致了药物永久停用,其中吡嗪酰胺和利奈唑胺是前两种责任药物.1例患者发生QTc间期延长>500ms(该例使用不含贝达喹啉方案).结论 优化的全口服短程方案显示出令人满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迫切需要进一步的高质量研究来证实这些结果. |
关键词 | |
学校署名 | 第一
|
语种 | 中文
|
相关链接 | [万方记录] |
来源库 | WanFang
|
万方记录号 | 10413698
|
成果类型 | 会议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sustech.caswiz.com/handle/2SGJ60CL/401977 |
专题 | 南方科技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作者单位 | 1.518112 南方科技大学附属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肺病二科,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传染病科 3.广东省新发传染病诊疗重点实验室,南方科技大学附属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4.深圳大学医学院,广东省区域免疫与疾病重点实验室病原体生物学系 5.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 6.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结核病二科 |
第一作者单位 | 南方科技大学 |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 | 南方科技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付亮,翁涛平,孙峰,等. 耐多药结核病的全口服短程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项非随机对照试验的中期报告[C],2021:508-508.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原文链接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导出为Excel格式 |
导出为Csv格式 |
Altmetrics Score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付亮]的文章 |
[翁涛平]的文章 |
[孙峰]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付亮]的文章 |
[翁涛平]的文章 |
[孙峰]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付亮]的文章 |
[翁涛平]的文章 |
[孙峰]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