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不同设计对伴牙槽骨吸收中切牙压低效能的有限元分析 |
其他题名 |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intrusion of the upper right central incisors with alveolar bone resorption by different designs of clear aligners
|
作者 | |
发表日期 | 2022
|
DOI | |
发表期刊 | |
ISSN | 1003-1634
|
卷号 | 38期号:10页码:604-607 |
摘要 | 目的:在三维有限元模型中,比较不同包裹面积及不同步距设计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伴有不同程度牙槽骨吸收的右上中切牙压低效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含3种包裹面积(100%、75%、50%)、3种步距设计(0.1 mm,0.15 mm,0.2 mm)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3种牙槽骨水平吸收状态下(牙槽骨正常水平、水平吸收1/3、水平吸收1/2),压低右上中切牙时,其位移及牙周膜应力的变化.结果:除牙槽骨水平吸收1/2、包裹面积50%、步距0.1 mm组外,各组右上中切牙主要表现为:在垂直向上近中切角伸长,其余部分压低,近中切角伸长量小于根尖压低量;在唇舌向上牙冠及牙根舌向移动,近中切角及切缘位移量大于根尖.另外,随着矫治器步距的增大,右上中切牙位移量也随之增大.各组右上中切牙牙周膜总体应力分布较均匀,腭侧面应力值大于唇侧面,应力值随矫治器步距增加而增加.矫治器步距设置为0.1 mm时,除包裹面积为50%的矫治器组产生的矫治力小于150 g/cm2,其余组矫治力均介于150~260 g/cm2之间;矫治器步距设置为0.15 mm和0.2 mm时,各组矫治力均大于260 g/cm2.结论:当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厚度固定为0.75 mm,不同牙槽骨吸收状态下,矫治器包裹面积大于50%,步距设计为0.1 mm时,最有利于在安全矫治力范围内(150~260 g/cm2)实现压低右上中切牙的高效矫治. |
关键词 | |
相关链接 | [万方记录] |
语种 | 中文
|
学校署名 | 其他
|
资助项目 | 深圳市科技创新项目
|
来源库 | WanFang
|
万方记录号 | lckqyx202210008
|
引用统计 |
被引频次[WOS]:0
|
成果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sustech.caswiz.com/handle/2SGJ60CL/411610 |
专题 | 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作者单位 | 1.暨南大学口腔医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2.深圳市童美口腔门诊部 广东 深圳518000 3.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 广东 深圳 518020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羽彤,陈颖,熊国平.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不同设计对伴牙槽骨吸收中切牙压低效能的有限元分析[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22,38(10):604-607.
|
APA |
张羽彤,陈颖,&熊国平.(2022).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不同设计对伴牙槽骨吸收中切牙压低效能的有限元分析.临床口腔医学杂志,38(10),604-607.
|
MLA |
张羽彤,et al."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不同设计对伴牙槽骨吸收中切牙压低效能的有限元分析".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38.10(2022):604-607.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原文链接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导出为Excel格式 |
导出为Csv格式 |
Altmetrics Score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羽彤]的文章 |
[陈颖]的文章 |
[熊国平]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羽彤]的文章 |
[陈颖]的文章 |
[熊国平]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羽彤]的文章 |
[陈颖]的文章 |
[熊国平]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