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动态适形弧技术与容积调强技术在肺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研究 |
其他题名 | Dosimetric evaluation of dynamical conformal arc and rapid arc in 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for lung metastases
|
作者 | |
发表日期 | 2022
|
DOI | |
发表期刊 | |
ISSN | 1005-202X
|
卷号 | 39期号:8页码:929-935 |
摘要 | 目的:比较动态适形弧(DCA)与容积调强(RA)两种放疗技术在肺部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中的剂量学差异,评估各自的优势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肺转移瘤患者20例,分别采用RA和DCA技术设计SBRT计划,基于RTOG0813报告标准,对比两种技术的PTV剂量学参数及危及器官受量.另外比较了计划设计时间、MU值及出束时间以评估两类计划的执行效率.结果:所有RA和DCA计划均能满足RTOG0813报告规定的靶区覆盖率要求,RA计划比DCA计划在靶区适形度CI(0.998±0.039 vs 1.357±0.138)、剂量跌落梯度指数R50%(4.90±0.93 vs 6.04±1.09)及D2 cm(47.3%±6.7%vs 54.5%±10.8%)指标上表现更好(P<0.05).在肺部V12.5 Gy[(148.60±114.24)cm3 vs(176.25±152.16)cm3]、V13.5 Gy[(135.52±107.25)cm3 vs(162.10±141.21)cm3]、V20 Gy(2.83%±3.38%vs 3.52%±4.29%)以及胸壁Dmax[(3734.42±1229.70)cGy vs(4230.31±1510.60)cGy]、V30 Gy[(0.51±0.81)cm3 vs(0.93±1.25)cm3]指标上RA计划比DCA计划受量更低(P<0.05).两类计划在心脏、脊髓、食管、血管及皮肤受量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执行效率方面,DCA计划设计耗时平均比RA计划节省81.1%,机器跳数平均降低41.1%,机器出束时间平均降低56.5%(P<0.05).结论:RA计划相对于DCA计划具有更好的适形度且能更好地控制靶区外剂量跌落梯度,在保护与靶区位置相近的危及器官上更有优势.而DCA相对RA计划可以显著提高计划设计速度和治疗效率,同时可以克服运动靶区与叶片间的交互效应.在两者剂量分布差异较小时,应注重提高治疗效率,DCA技术不失为一种可替代RA的有效治疗方案. |
关键词 | |
相关链接 | [万方记录] |
语种 | 中文
|
学校署名 | 其他
|
资助项目 |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
|
来源库 | WanFang
|
万方记录号 | zgyxwlxzz202208002
|
引用统计 |
被引频次[WOS]:0
|
成果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sustech.caswiz.com/handle/2SGJ60CL/411637 |
专题 | 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作者单位 | 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广东深圳518020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郑芳,陈洪涛,陈伟思,等. 动态适形弧技术与容积调强技术在肺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研究[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22,39(8):929-935.
|
APA |
郑芳.,陈洪涛.,陈伟思.,史亚滨.,高艳.,...&钟鹤立.(2022).动态适形弧技术与容积调强技术在肺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研究.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39(8),929-935.
|
MLA |
郑芳,et al."动态适形弧技术与容积调强技术在肺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研究".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39.8(2022):929-935.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原文链接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导出为Excel格式 |
导出为Csv格式 |
Altmetrics Score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郑芳]的文章 |
[陈洪涛]的文章 |
[陈伟思]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郑芳]的文章 |
[陈洪涛]的文章 |
[陈伟思]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郑芳]的文章 |
[陈洪涛]的文章 |
[陈伟思]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