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川藏铁路通麦-鲁朗段浅层结构背景噪声成像 |
其他题名 | Shallow Layer Tomography Study on Tongmai-Lulang Section of Sichuan-Tibet Railway
|
作者 | |
发表日期 | 2022
|
发表期刊 | |
ISSN | 1000-2383
|
卷号 | 47期号:9页码:3447-3462 |
摘要 | 为探明川藏铁路通麦-鲁朗段浅层地质结构特征,有效评估铁路沿线地质灾害风险,保障铁路设施安全运转,基于短周期密集台阵波形数据利用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技术获得了浅地表高分辨率的S波精细速度结构,并结合地质调查结果,精确判断沿线断层几何形态及活动特征.S波速度结构和地质调查结果显示沿线低速区和断层分布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断裂F1~F6较好地控制了下方低速区的几何形态.结合地质及地震资料可推断:(1)米林Ms6.9地震发震构造可能属于一条由一系列叠瓦状和背冲式断裂组成的断裂体系,该断裂体系的地震活动存在不断向北西端发育的趋势,地震危险性较高.在断裂体系北西端的拉月隧道,未来可能有较强的地震活动性.(2)嘉黎断裂南支西兴拉断裂在剖面处属于隐伏断裂,F5和F6可能都属于贡日嘎布曲分支,呈高角度W倾,强烈的壳内破碎带特征,可能与嘉黎断裂不断地高角度右旋逆冲剪切运动有关.(3)研究区密集的断裂控制着地下热流循环,高温流体的溶蚀作用加剧了构造作用中岩体的破碎程度,降低了岩体稳定性,易引发多种类型的地质灾害;因此,川藏铁路通麦-鲁朗段应配备能有效应对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及应急机制,保障隧道及铁路设施的正常运转. |
关键词 | |
相关链接 | [万方记录] |
语种 | 中文
|
学校署名 | 其他
|
资助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
|
来源库 | WanFang
|
万方记录号 | dqkx202209022
|
成果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sustech.caswiz.com/handle/2SGJ60CL/426667 |
专题 | 工学院_海洋科学与工程系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陕西省地震局,陕西西安 710068 2.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广东深圳 518055 4.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花茜,裴顺平,郭震,等. 川藏铁路通麦-鲁朗段浅层结构背景噪声成像[J]. 地球科学,2022,47(9):3447-3462.
|
APA |
花茜.,裴顺平.,郭震.,蔡福龙.,丁林.,...&刘巍.(2022).川藏铁路通麦-鲁朗段浅层结构背景噪声成像.地球科学,47(9),3447-3462.
|
MLA |
花茜,et al."川藏铁路通麦-鲁朗段浅层结构背景噪声成像".地球科学 47.9(2022):3447-3462.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原文链接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导出为Excel格式 |
导出为Csv格式 |
Altmetrics Score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花茜]的文章 |
[裴顺平]的文章 |
[郭震]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花茜]的文章 |
[裴顺平]的文章 |
[郭震]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花茜]的文章 |
[裴顺平]的文章 |
[郭震]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