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题名

岭南亚热带森林冠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区域人为源的影响

其他题名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bove subtropical forest canopy in Lingnan and the influence of regional anthropogenic emissions
作者
通讯作者陈琦
发表日期
2023
DOI
发表期刊
ISSN
1674-991X
卷号13期号:2页码:473-482
摘要

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对空气质量、气候变化和人体健康均有重要影响.我国南方亚热带森林地区大气VOC浓度易受区域人为源排放影响.为定量探究其影响,于 2019 年 8-9 月在鼎湖山和车八岭自然保护区森林站点,通过无人机机载设备采集并分析了午后和晚上林冠层上方不同垂直高度的大气VOC和臭氧浓度,结合WRF-GC模型模拟和情景分析定量评价了区域人为源排放对林区大气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区大气植物源VOC(BVOC)浓度低,人为源VOC(AVOC)浓度相对较高;车八岭AVOC浓度低于鼎湖山,BVOC浓度则高于鼎湖山,受区域人为源排放的影响较鼎湖山小;[甲基丙烯醛(MACR)+甲基乙烯基酮(MVK)]/异戊二烯比值高,说明 2 个站点BVOC大气转化均较快;2 个站点不同采样高度上AVOC物种浓度差异均不显著,车八岭BVOC物种浓度差异也不显著,但鼎湖山异戊二烯和α-蒎烯在 25 和 100 m处浓度差别较大,垂直湍流扩散可解释这一差异.此外,WRF-GC模型对鼎湖山林区大气污染物地表浓度的模拟效果较好.在关闭区域人为源情景下,鼎湖山异戊二烯日均模拟浓度增加 4 倍,臭氧浓度降低 3 倍,说明我国南部亚热带森林大气受区域人为源排放影响,BVOC向其氧化产物的转化加快,可能促进植物源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生成,而臭氧浓度超过植物耐受阈值,长期暴露会引起林区植被损伤.

关键词
相关链接[万方记录]
收录类别
语种
中文
学校署名
其他
引用统计
被引频次[WOS]:0
成果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sustech.caswiz.com/handle/2SGJ60CL/524950
专题工学院_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单位
1.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系
2.澳门大学科技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系
3.暨南大学质谱仪器与大气环境研究所
4.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贾天蛟,葛艳丽,刘奔,等. 岭南亚热带森林冠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区域人为源的影响[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3,13(2):473-482.
APA
贾天蛟.,葛艳丽.,刘奔.,孙嘉胤.,吴雯潞.,...&陈琦.(2023).岭南亚热带森林冠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区域人为源的影响.环境工程技术学报,13(2),473-482.
MLA
贾天蛟,et al."岭南亚热带森林冠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区域人为源的影响".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13.2(2023):473-482.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原文链接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导出为Excel格式
导出为Csv格式
Altmetrics Score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贾天蛟]的文章
[葛艳丽]的文章
[刘奔]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贾天蛟]的文章
[葛艳丽]的文章
[刘奔]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贾天蛟]的文章
[葛艳丽]的文章
[刘奔]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发表评论/异议/意见]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