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不同胎龄早产儿出生第1天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与胎龄的相关性 |
其他题名 | Changes of coagulation function in premature infants of different gestational ages on the first day of life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gestational age
|
作者 | |
发表日期 | 2022
|
DOI | |
发表期刊 | |
ISSN | 1003-6350
|
卷号 | 33期号:21页码:2792-2794 |
摘要 | 目的 观察不同胎龄早产儿出生第1天凝血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其与胎龄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在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出生的15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早产时的不同胎龄将早产儿分为早期组(胎龄28~31+6周)45例、中期组(胎龄32~33+6周)50例、晚期组(胎龄34~36+6周)55例.另选择同期在上述医院出生的60例足月儿作为对照组.出生后第1天,比较不同胎龄早产儿和对照组足月儿及不同胎龄早产儿产妇与对照组产妇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的变化,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胎龄与上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足月儿出生后第1天的PT、APTT、TT水平分别为(13.07±1.98)s、(43.19±5.99)s、(22.17±4.19)s,明显低于早期组[(16.78±3.12)s、(60.11±5.11)s、(28.98±4.18)s]、中期组[(16.01±2.98)s、(58.65±7.09)s、(27.81±5.09)s]和晚期组[(15.65±4.09)s、(58.09±6.53)s、(27.58±4.16)s],而FIB水平为(2.09±0.37)g/L,明显高于早期组的(1.18±0.21)g/L、中期组的(1.21±0.34)g/L和晚期组的(1.25±0.42)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期、中期、晚期早产儿三组出生后第1天的PT、APTT、FIB、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胎龄早产儿产妇与对照组产妇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T、APTT、TT水平与胎龄均呈负相关(r=-0.712,-0.639,-0.591,P<0.05),FIB水平与胎龄呈正相关(r=0.653,P<0.05).结论 不同胎龄早产儿出生后第1天的凝血功能与足月儿比较有差异,且胎龄与凝血功能密切相关. |
关键词 | |
相关链接 | [万方记录] |
语种 | 中文
|
学校署名 | 第一
|
来源库 | WanFang
|
万方记录号 | hainanyx202221019
|
引用统计 |
被引频次[WOS]:0
|
成果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sustech.caswiz.com/handle/2SGJ60CL/525025 |
专题 | 南方科技大学医院 |
作者单位 | 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检验科,广东 深圳 518000 |
第一作者单位 | 南方科技大学医院 |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 | 南方科技大学医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秀梅,钟伟. 不同胎龄早产儿出生第1天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与胎龄的相关性[J]. 海南医学,2022,33(21):2792-2794.
|
APA |
张秀梅,&钟伟.(2022).不同胎龄早产儿出生第1天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与胎龄的相关性.海南医学,33(21),2792-2794.
|
MLA |
张秀梅,et al."不同胎龄早产儿出生第1天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与胎龄的相关性".海南医学 33.21(2022):2792-2794.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原文链接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导出为Excel格式 |
导出为Csv格式 |
Altmetrics Score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秀梅]的文章 |
[钟伟]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秀梅]的文章 |
[钟伟]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秀梅]的文章 |
[钟伟]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