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题名

我国城投债信用利差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其他题名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FACATORS OF CREDIT SPREAD ON URBA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BOND IN CHINA
姓名
姓名拼音
YE Shixuan
学号
12132998
学位类型
硕士
学位专业
0251 金融
学科门类/专业学位类别
0251 金融
导师
王赫
导师单位
商学院
论文答辩日期
2023-05-18
论文提交日期
2023-06-28
学位授予单位
南方科技大学
学位授予地点
深圳
摘要

自 20 世纪 90 年代城投债诞生以来,城投债在弥补财政资金缺口、推动地方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城投债长期依赖政府信用作为背书,然而,随 着 2014 年国发 43 号文的出现,城投债性质出现了历史性转变。43 号文明确要求 将城投平台公司地方政府融资功能剥离出去,并对政府举借债务融资机制进行监 管。从那时起,43 号文成为了监管体系的顶层文件,后续发布的一系列条例均秉 承着 43 号文思想,不断重申政府与城投平台债务的剥离关系。在随着管控政策收 紧,地方政府隐性担保对城投债信用利差的影响是否被弱化、政策执行取得成效与 否以及城投债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等等,在新的政策环境下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本文从地方政府、城投平台、承销商三方面考察了影响城投债信用利差的关键 因素,并讨论因素对信用利差的影响方向和程度。以 2014 年的政策冲击作为时间 分界点,通过引入外生政策变量的方法考察关键因素在政策发布后对对信用利差 影响方向以及程度的改变。此外,本文考虑地区市场化程度的影响,考察三方因素 以及 43 号文影响是否具有地区异质性,得出的结论如下:(1)地方政府隐性担保 能力增强、城投企业偿债能力提升、承销商为本地声誉较高规模较大的承销商均能 显著降低城投债的信用利差。三方因素中,政府隐性担保因素影响与显著性最为明 显,表明我国城投债财政兜底概念深入人心,城投债市场的市场化程度需要进一步 推进。(2)43 号文的出台,显着增强了城投平台偿债能力对城投债的信用利差产 生负向影响,但在承销商资质因素方面削弱不明显,且并没有如期削弱政府隐性担 保的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加剧。(3)43 号文在市场化程度不同地区均无 法削弱地方政府隐性担保对城投债信用利差的影响。政策强化了城投企业偿债能 力对于城投债信用利差的影响,而对于承销商方面的影响,仅体现在了市场化程度 较高的地区中本地承销商的性质因素,政策削弱了该因素对信用利差的负向效用。 总体上看,市场化程度高的区域 43 号系列政策执行效果较好。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针对地方政府、城投平台以及承销商等三个方面的 政策参考建议,对推进城投债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在此研 究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城投类企业的融资困境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语种
中文
培养类别
独立培养
入学年份
2021
学位授予年份
2023-06
参考文献列表

[1] 中国地方政府融资 22 种模式. 王铁军, 编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 白艳娟,谢思全.地方政府发展中的城投债分析[J].中国发展,2012,12(02):10-13.
[3] 何杨,满燕云.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风险控制——基于土地财政视角的分析[J].财贸经济,2012,(05):45-50.
[4] 张莉,魏鹤翀,欧德赟.以地融资、地方债务与杠杆——地方融资平台的土地抵押分析[J].金融研究,2019,No.465(03):92-110.
[5] Black, F. and Scholes, M. (1973) 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 637-654.
[6] Merton, R. (1974). On the Pricing of Corporate Debt: The Risk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9, 449-470.
[7] Jarrow, R.A. and Turnbull, S.M. (1995) Pricing Derivatives on Financial Securities Subject to Credit Risk. The Journal of Finance, 1, 53-85.
[8] Duffie,D. & Singleton,K.J. Modeling term structures of defaultable bonds[J].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1999, 12(4):687-720.
[9] 周荣喜,王迪.我国企业债券信用价差宏观影响因素建模与实证[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No.407(06):74-78.
[10] 钟辉勇,陆铭.财政转移支付如何影响了地方政府债务?[J].金融研究,2015,No.423(09):1-16.
[11] 潘 俊 . 制 度 环 境 与 地 方 政 府 债 务 融 资 [D]. 南京大学,2015.DOI:10.27235/d.cnki.gnjiu.2015.000105.
[12] Poterba, James & Rueben, Kim. (1997). State Fiscal Institutions and the U.S. Municipal Bond Market.
[13] Wilson E R. Fiscal Performance and Municipal Bond Borrowing cost[J]. Public Budgeting Finance/Winter, 2010,3(4):28-41.
[14] 王博森,吕元稹.隐性还是显性?——地方政府在城投债定价中的角色研究[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6,30(04):43-60.DOI:10.16314/j.cnki.31-2074/f.2016.04.003.
[15] 汪伟立.政府隐性担保与降低债券风险溢价——基于我国城投债的实证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7,No.228(11):51-59.DOI:10.16304/j.cnki.11-3952/f.2017.11.007.
[16] 赵丹,徐承龙. 隐性担保下债券定价的结构化模型及实证分析[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8(10):1506-1514.
[17] 缪丽慧. 地方政府隐性担保对城投债信用利差影响的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
[18] 汪莉,陈诗一.政府隐性担保、债务违约与利率决定[J].金融研究,2015,No.423(09):66-81.
[19] 张雪莹,王玉琳.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与政府隐性担保效果——基于债券市场数据的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19,No.318(01):28-36+46.
[20] 詹卉,孙征,金殿臣. “堵暗道”奏效了吗?——来自城投债发行市场的证据[J]. 经济与管理评论,2021,37(03):73-82.
[21] 钟宁桦,陈姗姗,马惠娴等.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演化——基于对“隐性担保”预期的测度[J].中国工业经济,2021,No.397(04):5-23.DOI:10.19581/j.cnki.ciejournal.2021.04.001.
[22] Bond and Stock Market Response to Unexpected Earnings Announcements[J]. Sudip Datta;;Upinder S. Dhillon.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1993(4).
[23] Accounting transparency and the term structure of credit spreads[J]. Fan Yu.Journal of FinancialEconomics,2005(1).
[24] 王丽芳,刘兴革.我国企业债券信用价差分析[J].学术交流,2007,No.159(06):84-88.
[25] 汤雅文. 我国城投债发行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14.
[26] 郑长军,尹磊,钱宁宇.预算软约束下的地方政府融资行为——基于城投债视角的实证研究[J].财政科学,2017,No.21(09):112-125.DOI:10.19477/j.cnki.10-1368/f.2017.09.007.
[27] The Interest Cost Effect of Private Municipal Bond Insurance[J]. .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1981(3).
[28] Using Default Rates to Model the Term Structure of Credit Risk[J]. Jerome S. Fons.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1994(5).
[29] 杨茂华.含回售权企业债发行成本优势分析[J].财会研究,2014,No.461(11):30-35.
[30] Kenneth N. Daniels, Jayaraman Vijayakumar. Does Underwriter Reputation Matter in the Municipal Bond Marker? [J].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Volume 59, Issue 6, 2007, Pages 500-519, (3):1361-1397.
[31] 林晚发,刘颖斐,赵仲匡.承销商评级与债券信用利差——来自《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的经 验 证 据 [J]. 中 国 工 业 经 济 ,2019,No.370(01):174-192.DOI: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9.01.010.
[32] 陈天烨 . 承 销 商 声 誉 对 债 券 发 行 成 本 的 影 响 [D]. 西 南 财 经 大学,2019.DOI:10.27412/d.cnki.gxncu.2019.000809.
[33] 陈玉莎. 注册制背景下承销商声誉与债券项目融资成本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22.DOI:10.27412/d.cnki.gxncu.2022.002761.
[34] Poterba, J.M Budget institutions and fiscal policy in the US states[J]. 1996.
[35] Macroeconomic Determinants of Credit Spreads: An Empirical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Corporate Bonds[J]. Zhou Rong Xi;Xiong Ya Hui;Liu Tian Hao;Li Jing.Asian Economic and Financial Review,2019(5).
[36] 冯莉, 地方融资平台信用价差影响因素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
[37] 周宏, 徐兆铭, 彭丽华, 杨萌萌,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中国企业债券信用风险的影响——基于 2007-2009 年阅读面板数据[J]. 会计研究, 2011(12):41-45+97.
[38] 张 莎 . 我 国 城 投 债 信 用 利 差 影 响 因 素 研 究 [D]. 浙 江 大学,2022.DOI:10.27461/d.cnki.gzjdx.2022.000482.
[39] 樊霞,陈娅,张巧玲.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政府隐性担保与企业创新持续性[J]. 管理学报,2020,17(09):1347-1354.
[40] 王一鸣,王立夫.中国城投债市场信用利差同步性研究——基于中央和地方政府隐性担保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22,No.474(01):15-31.
[41] 刘晓蕾,吕元稹,余凡.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与城投债定价[J].金融研究,2021,No.498(12):170-188.
[42] 邹瑾,崔传涛,顾辛迪.救助预期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基于城投债利差的证据[J].财经科学,2020,No.390(09):93-107.
[43] 李一花,李林巍.银行竞争、隐性担保与城投债信用利差[J].统计与信息论坛,2023,38(02):74

所在学位评定分委会
金融
国内图书分类号
F830
来源库
人工提交
成果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sustech.caswiz.com/handle/2SGJ60CL/544184
专题商学院_金融系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叶诗萱. 我国城投债信用利差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深圳. 南方科技大学,2023.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操作
12132998-叶诗萱-金融系.pdf(2245KB)----限制开放--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原文链接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导出为Excel格式
导出为Csv格式
Altmetrics Score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叶诗萱]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叶诗萱]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叶诗萱]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发表评论/异议/意见]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