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题名

绿色金融对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其他题名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GREEN FINANCE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EASTERN AND WESTERN REGIONS
姓名
姓名拼音
CAI Lulu
学号
12132965
学位类型
硕士
学位专业
0251 金融
学科门类/专业学位类别
0251 金融
导师
赖舒芳
导师单位
商学院
论文答辩日期
2023-05-18
论文提交日期
2023-06-28
学位授予单位
南方科技大学
学位授予地点
深圳
摘要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国内生产总值连年攀升,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长期以来高污染、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也使我国面临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约束趋紧等问题。因此,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走经济发展的绿色之路。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不仅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而且还具有推动经济发展、引导资金流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产业结构等重要作用。绿色金融虽然本质上还是金融,但可以使资源配置向保护环境的方向倾斜,因此,通过绿色金融可以实现向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鉴于此,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上研究我国东西部地区绿色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本文首先对绿色金融以及绿色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有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分析了绿色金融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理论机理。其次是分析了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并构建绿色金融指标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了东西部地区各省份近些年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并分析区域间的异质性。再次,本文基于东西部地区21个省份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绿色金融影响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绿色金融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对东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绿色金融可以显著拉动经济增长,而西部地区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不显著。此外,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和企业技术研发创新来推动经济增长。最后,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本文提出要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绿色金融、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和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力度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语种
中文
培养类别
独立培养
入学年份
2021
学位授予年份
2023-06
参考文献列表

[1] SALAZAR J. Environmental finance: Linking two world[J]. In a Workshop on Finance Innovations for Biodiversity Bratislava 1998, (1): 2-18
[2] COWAN E. Topical Issues in Environmental Finance[J]. EEPSEA Special and Technical Paper, 1998, 43(3)
[3] LABATT S, WHITE R R. Environmental finance: a guide to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and financial products[M]. John Wiley & Sons, 2002.
[4] WARA M. Is the global carbon market working?[J]. Nature, 2007, 445(7128): 595-596.
[5] ZADEK S, FLYNN C. South-originating green finance: Exploring the potential[J]. 2014
[6] BERENSMANN K, LINDENBERG N. Green finance: actors, challenges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J]. German Development Institute/Deutsches Institut für Entwicklungspolitik (DIE) Briefing Paper, 2016, 23
[7] 高建良. "绿色金融"与金融可持续发展[J]. 金融理论与教学, 1998(4): 20-22.
[8] 潘岳. 谈谈环境经济新政策[J]. 环境经济, 2007(10): 17-22.
[9] 安伟. 绿色金融的内涵、机理和实践初探[J]. 经济经纬, 2008(05): 156-158.
[10] 俞岚. 绿色金融发展与创新研究[J]. 经济问题, 2016(01): 78-81.
[11] 秦雨桐, 王静.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J]. 天津经济, 2019(12): 20-25.
[12] 王建发.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与体系构建——基于可持续发展背景[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0(05): 76-81.
[13] 何茜. 绿色金融的起源、发展和全球实践[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47(01): 83-94+226.
[14] 黄建欢, 吕海龙, 王良健. 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绿色发展的机理——基于生态效率和空间计量的研究[J]. 地理研究, 2014, 33(03): 532-545.
[15] CLARK R, REED J, SUNDERLAND T. Bridging funding gaps for climat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itfalls, progress and potential of private finance[J]. Land Use Policy, 2018, 71: 335-346.
[16] 王康仕, 孙旭然, 王凤荣. 绿色金融发展、债务期限结构与绿色企业投资[J]. 金融论坛, 2019, 24(07): 9-19.
[17] 邵川. 绿色信贷、风险管理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J]. 江汉论坛, 2020(10): 12-19.
[18] 江红莉, 王为东, 王露, 等.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碳减排效果研究——以绿色信贷与绿色风投为例[J]. 金融论坛, 2020, 25(11): 39-48+80.
[19] 文书洋, 张琳, 刘锡良. 我们为什么需要绿色金融?——从全球经验事实到基于经济增长框架的理论解释[J]. 金融研究, 2021, No.498(12): 20-37.
[20] JEUCKEN M. Sustainable finance and banking: The financial sector and the future of the planet[M]. Earthscan, 2001.
[21] JIANG L, WANG H, TONG A, et al. The measurement of green finance development index and its poverty reduction effect: Dynamic panel analysis based on improved entropy method[J]. 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 2020, 2020: 1-13.
[22] 乔琴, 樊杰, 孙勇, 等. “一带一路”沿线省域绿色金融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 2021, 40(07): 120-126.
[23] LV C, BIAN B, LEE C-C, et al. Regional gap and the trend of green finance development in China[J]. Energy Economics, 2021, 102: 105476.
[24] 于波, 范从来. 绿色金融、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 南京社会科学, 2022(09): 31-43.
[25] 黄孝武, 宗树旺, 林永康. 绿色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创新效应[J]. 统计与决策, 2022, 38(24): 139-142.
[26] 邱海洋. 绿色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 2017(38): 53-59.
[27] ZHOU X, TANG X, ZHANG R. Impact of green finance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a study based on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China[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0, 27: 19915-19932.
[28] YANG Y, SU X, YAO S. Nexus between green finance, fintech, and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J]. Resources Policy, 2021, 74: 102-445.
[29] 宁伟, 佘金花. 绿色金融与宏观经济增长动态关系实证研究[J]. 求索, 2014(08): 62-66.
[30] YIN X, XU Z.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oupling and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of China's green 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J]. Resources Policy, 2022, 75: 102476.
[31] 苏冬蔚, 连莉莉. 绿色信贷是否影响重污染企业的投融资行为?[J]. 金融研究, 2018, No.462(12): 123-137.
[32] 王遥, 潘冬阳, 彭俞超, 等. 基于DSGE模型的绿色信贷激励政策研究[J]. 金融研究, 2019(11): 1-18.
[33] LAMPERTI F, BOSETTI V, ROVENTINI A, et al. Three green financial policies to address climate risks[J]. 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 2021, 54: 100875.
[34] MUGANYI T, YAN L, SUN H-P. Green finance, fintec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vidence from China[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technology, 2021, 7: 100107.
[35] YU C-H, WU X, ZHANG D, et al. Demand for green finance: Resolving financing constraints on green innovation in China[J]. Energy Policy, 2021, 153: 112255.
[36] 金祥义, 张文菲, 施炳展. 绿色金融促进了中国出口贸易发展吗?[J]. 金融研究, 2022(05): 38-56.
[37] 乔海曙, 谭烨, 刘小丽. 中国碳金融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J]. 金融论坛, 2011, 16(02): 35-41.
[38] 郑录军, 王冲. 区域绿色金融发展路径:基于山东省区域转型风险的分析[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21(02): 32-38.
[39] 安宇宏. 帕累托改进与帕累托最优[J]. 宏观经济管理, 2013(03): 76.
[40] 陈琪. 中国绿色信贷政策落实了吗——基于“两高一剩”企业贷款规模和成本的分析[J]. 当代财经, 2019, No.412(03): 118-129.
[41] 谭小波, 符淼.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推行绿色信贷政策的思考[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 No.103(29): 94-97.
[42] 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 李晓西, 夏光, 等. 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J]. 金融论坛, 2015, 20(10): 30-40.
[43] 徐胜, 赵欣欣, 姚双. 绿色信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分析[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8, 20(02): 59-72.
[44] PORTER M. America’s green strategy[J]. Business and the environment: a reader, 1996, 33: 1072.
[45] 王玉林, 周亚虹. 绿色金融发展与企业创新[J]. 财经研究, 2023, 49(01): 49-62.
[46] 张忠杰. 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中介效应的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9, 35(22): 142-145.
[47] 王馨, 王营. 绿色信贷政策增进绿色创新研究[J]. 管理世界, 2021, 37(06): 173-188+111.
[48] 范丹, 孙晓婷. 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经济增长[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0, 30(06): 105-115.
[49] 韩伯棠, 丁韦娜, 于敏, 等. 绿色技术存量经济吸引力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19): 7-12.
[50] 李毓, 胡海亚, 李浩. 绿色信贷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J]. 经济问题, 2020, No.485(01): 37-43.
[51] 尹子擘, 孙习卿, 邢茂源. 绿色金融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21, 37(03): 139-144.
[52] 文书洋, 林则夫, 刘锡良. 绿色金融与经济增长质量:带有资源环境约束的一般均衡模型构建与实证检验[J]. 中国管理科学, 2022, 30(03): 55-65.
[53] 张莉莉, 肖黎明, 高军峰.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与效率的测度及比较——基于1040家公众公司的微观数据[J]. 中国科技论坛, 2018(09): 100-112+120.
[54] 干春晖, 郑若谷, 余典范.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 经济研究, 2011, 46(05): 4-16+31.
[55] 史贝贝, 冯晨, 康蓉. 环境信息披露与外商直接投资结构优化[J]. 中国工业经济, 2019(04): 98-116.
[56] 廖文龙, 董新凯, 翁鸣, 等. 市场型环境规制的经济效应:碳排放交易、绿色创新与绿色经济增长[J]. 中国软科学, 2020, No.354(06): 159-173.
[57] 钱晶晶, 钟韵, 张横峰. 金融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分析[J].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21, 36(06): 130-141.

所在学位评定分委会
金融
国内图书分类号
F832.5
来源库
人工提交
成果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sustech.caswiz.com/handle/2SGJ60CL/544190
专题商学院_金融系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蔡璐璐. 绿色金融对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 深圳. 南方科技大学,2023.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操作
12132965-蔡璐璐-金融系.pdf(2601KB)----限制开放--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原文链接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导出为Excel格式
导出为Csv格式
Altmetrics Score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蔡璐璐]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蔡璐璐]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蔡璐璐]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发表评论/异议/意见]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