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题名

2008年汶川地震震源区东北端局部形变区与青川M_S6.4强余震关系

其他题名
Are there links between the localized deformation in the northeastern section of Wenchuan earthquake source zone and the May 25,2008 Qingchuan strong aftershock?
作者
发表日期
2018-05-15
DOI
发表期刊
ISSN
0253-3782
卷号40期号:3页码:268-278
摘要

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通过In SAR观测到青川县木鱼镇附近存在一个长约为15 km、宽约为10 km、地表位移数十厘米的局部形变区。前人分析认为,该形变区是由M_S6.4的青川强余震造成的,但拟合地表形变数据所采用的震源深度和震源机制解与地震学反演的结果具有较大差异。本文利用远震体波和瑞雷波振幅谱进一步测定了青川强余震的震源深度和震源机制解,计算了此次事件造成的地表位移场,认为青川强余震并非造成木鱼镇地区局部形变的直接原因,并讨论该局部形变区可能的成因。

关键词
学科领域
地球物理学
相关链接[CNKI记录]
收录类别
语种
中文
学校署名
其他
资助项目
国家然科学基金(41461164003)
CSCD记录号
CSCD:6237651
来源库
CNKI
万方记录号
dizhen201803002
引用统计
被引频次[WOS]:0
成果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sustech.caswiz.com/handle/2SGJ60CL/55662
专题理学院_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作者单位
1.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倪四道,周勇,钱韵衣,等. 2008年汶川地震震源区东北端局部形变区与青川M_S6.4强余震关系[J]. 地震学报,2018,40(3):268-278.
APA
倪四道,周勇,钱韵衣,罗新宇,&王向腾.(2018).2008年汶川地震震源区东北端局部形变区与青川M_S6.4强余震关系.地震学报,40(3),268-278.
MLA
倪四道,et al."2008年汶川地震震源区东北端局部形变区与青川M_S6.4强余震关系".地震学报 40.3(2018):268-278.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原文链接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导出为Excel格式
导出为Csv格式
Altmetrics Score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倪四道]的文章
[周勇]的文章
[钱韵衣]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倪四道]的文章
[周勇]的文章
[钱韵衣]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倪四道]的文章
[周勇]的文章
[钱韵衣]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发表评论/异议/意见]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