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华南铀矿床岩石磁学差异分析及其勘探意义 |
作者 | |
发表日期 | 2018-09-30
|
DOI | |
发表期刊 | |
ISSN | 1674-3504
|
卷号 | 41期号:3页码:210-217 |
摘要 | 作为华南铀矿田的主要成矿类型,"交点型"和"硅化带型"矿化及勘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庄矿田为例,通过岩石磁学对比研究,发现"交点型"矿床在围岩向矿心过渡中,磁性矿物特征呈系统性变化。即磁铁矿颗粒变小,并部分转化为黄铁矿和赤铁矿,矫顽力和Koenigsberger比值增加。"硅化带型"矿床由围岩到矿心磁化强度降低幅度较小,矿心铁磁矿物为赤铁矿和细粒磁铁矿。同时"交点型"矿床Koenigsberger比值较高,磁性区分度较大,可通过磁法勘探有效识别。研究厘定了华南典型成矿类型的磁性特征,探讨了以磁性特征变化作为成矿替代性指标的可能性,并为开展精细磁法勘探提供了依据。 |
关键词 | |
相关链接 | [CNKI记录] |
语种 | 中文
|
学校署名 | 其他
|
资助项目 | 核能开发项目(2013-96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4054,41374073)%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1BAB213029,20171BAB203031)%江西省教育厅基金项目(GJJ170442)%东华理工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DH-BK201402)
|
来源库 | CNKI
|
万方记录号 | hddzxyxb201803002
|
引用统计 |
被引频次[WOS]:0
|
成果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sustech.caswiz.com/handle/2SGJ60CL/57088 |
专题 | 南方科技大学 |
作者单位 | 1.东华理工大学放射性地质与勘探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2.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物理与测控技术学院 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4.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系 5.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葛坤朋,章强新,徐慧茹,等. 华南铀矿床岩石磁学差异分析及其勘探意义[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1(3):210-217.
|
APA |
葛坤朋,章强新,徐慧茹,刘青松,谢基海,&吴伯民.(2018).华南铀矿床岩石磁学差异分析及其勘探意义.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1(3),210-217.
|
MLA |
葛坤朋,et al."华南铀矿床岩石磁学差异分析及其勘探意义".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1.3(2018):210-217.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