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题名

青藏高原东缘地壳密度结构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其他题名
CRUSTAL DENSITY STRUCTURE OF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GEODYNAMIC IMPLICATIONS
作者
发表日期
2023
DOI
发表期刊
ISSN
0253-4967
卷号45期号:4页码:936-951
摘要
青藏高原东缘是高原物质向 E 及 SE 扩展的重要通道,掌握青藏高原东缘的地壳密度结构对研究青藏高原的隆升、变形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了地面实测的 9 条交叉的重力测线数据,以深地震反射剖面为约束,采用人机交互模式反演得到了青藏高原东缘地下的二维密度结构,并通过克里金插值法获取了三维密度结果.反演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具有巨厚的地壳,莫霍面埋深最深约为 61 km,而四川盆地的莫霍面埋深约为 42km,以龙门山-安宁河-小金河断裂为界,两侧形成了莫霍面深度变化梯度带;从反演得到的沉积层厚度来看,沉积层在青藏高原东缘几个块体内呈现中心普遍厚度较大、边缘厚度较薄的特点.结合该地区的地震空间分布特征分析,青藏高原东缘的莫霍面和沉积层厚度分布与该地区的地震分布均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这对未来地震预测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相关链接[万方记录]
语种
中文
学校署名
其他
资助项目
4227408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418741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4217408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来源库
WanFang
万方记录号
dzdz202304008
引用统计
成果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sustech.caswiz.com/handle/2SGJ60CL/610015
专题理学院_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作者单位
1.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100
2.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武汉 430079
3.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深圳 518055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丹丹,唐新功,熊治涛. 青藏高原东缘地壳密度结构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J]. 地震地质,2023,45(4):936-951.
APA
李丹丹,唐新功,&熊治涛.(2023).青藏高原东缘地壳密度结构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地震地质,45(4),936-951.
MLA
李丹丹,et al."青藏高原东缘地壳密度结构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地震地质 45.4(2023):936-951.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原文链接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导出为Excel格式
导出为Csv格式
Altmetrics Score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丹丹]的文章
[唐新功]的文章
[熊治涛]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丹丹]的文章
[唐新功]的文章
[熊治涛]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丹丹]的文章
[唐新功]的文章
[熊治涛]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发表评论/异议/意见]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