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深圳大沙河上游的商时期遗存与屋背岭文化 |
作者 | |
通讯作者 | 唐际根 |
共同第一作者 | 胡玙璠 |
发表日期 | 2023-12
|
发表期刊 | |
EISSN | 1001-0327
|
期号 | 189页码:49-55 |
摘要 | 大沙河发源于深圳市西北的阳台山,由北向南注入深圳湾,其上游由多条河流及低山丘陵分割为西丽水库和长岭皮河谷两个地理单元。此区域内密集分布着48处先秦时期遗址,分别属于咸头岭文化时期、屋背岭文化时期、西周时期及东周时期。屋背岭文化的绝对年代为距今3800~3000年,主要分布于珠江三角洲,以小规模散点式分布的方式散布于河谷冲积台地或其周围的山腰边坡,分为屋背岭类型和村头类型。屋背岭类型陶器以罐、釜、豆为主,流行圜底器、凹底器和圈足器,纹饰常见几何印纹及其组合纹,以凹底罐、圜底釜、斜腹圈足碗、高柄浅腹豆、大口尊等为代表性器物。尽管屋背岭远处华南,但从一些器物中,仍然可见其与内地甚至中原地区的文化联系。 |
收录类别 | |
语种 | 中文
|
学校署名 | 第一
; 通讯
|
来源库 | 人工提交
|
成果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sustech.caswiz.com/handle/2SGJ60CL/677966 |
专题 | 南方科技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_社会科学中心暨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
作者单位 | 1.南方科技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2.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3.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
第一作者单位 | 南方科技大学 |
通讯作者单位 | 南方科技大学 |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 | 南方科技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胡玙璠,吴健聪,唐际根. 深圳大沙河上游的商时期遗存与屋背岭文化[J]. 江汉考古,2023(189):49-55.
|
APA |
胡玙璠,吴健聪,&唐际根.(2023).深圳大沙河上游的商时期遗存与屋背岭文化.江汉考古(189),49-55.
|
MLA |
胡玙璠,et al."深圳大沙河上游的商时期遗存与屋背岭文化".江汉考古 .189(2023):49-55.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操作 | |
深圳大沙河上游的商时期遗存与屋背岭文化_(2385KB) | -- | -- | 限制开放 | -- |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