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简历分析法:一种教育实证研究新方法 |
其他题名 | Curriculum Vitae Analysis:A New Approach to Empirical Research in Education
|
作者 | |
发表日期 | 2024
|
DOI | |
发表期刊 | |
ISSN | 1673-8012
|
卷号 | 12期号:2页码:87-127 |
摘要 | 虽然教育学属于独立的一级学科,但十分缺乏对本学科发展起支撑作用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专门研究方法,而且由于大量引入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又进一步限制了其学科方法体系、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发展.近年来,简历分析法在全球兴起,试图通过对简历数据的分析,融合大数据等方法,综合研判人才的教育与成长规律、项目/政策实施成效等,这既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了实证新方法,也为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新契机.进入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计算力(超级计算)+应用场景的新研究范式逐步成熟,简历分析法也在教育研究应用上迎来新突破,有望成为教育学科的专门研究方法.在中国教育场域中,蕴含着各级各类教育主体的简历和其他大数据资源,借助简历分析法的技术突破,有望全面解构本土教育规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学科研究新范式,甚至有望通过碎片化专门知识累积,形成新的本土学科体系.最近十年,学术界涌现出不少基于简历分析法的研究成果,但已有研究对简历分析法这一方法本身的研究并不充分,尤其是对这一方法的学科归属、是不是教育学科的专门研究方法、如何与传统研究方法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研究方法的融合等探讨不够.同时,我国已有研究在简历分析法概念使用、研究流程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这表明简历分析法在中国教育学科的应用仍不成熟.为此,研究从方法论层面展开对简历分析法的剖析,通过大量研究案例尝试全面解构这一研究方法,并尝试对其内涵与外延、具体操作流程等进行规范,对简历分析法在我国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最后对该方法在我国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以期促进简历分析法在我国教育学科的规范使用和全面推广. |
关键词 | |
相关链接 | [万方记录] |
语种 | 中文
|
学校署名 | 第一
|
资助项目 | 72374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71774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71974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G20221780040:科技部国家外国专家项目
|
来源库 | WanFang
|
万方记录号 | yxxyxb-z202402009
|
引用统计 | |
成果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sustech.caswiz.com/handle/2SGJ60CL/788078 |
专题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_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南方科技大学 |
作者单位 | 1.北京理工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81;南方科技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深圳 518055 2.北京理工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81 3.清华大学 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084 4.香港中文大学 教育学院,香港 999077 5.武汉理工大学 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武汉 430064 6.南方科技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深圳 518055 |
第一作者单位 | 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 | 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进,于宜田,杨莉,等. 简历分析法:一种教育实证研究新方法[J]. 重庆高教研究,2024,12(2):87-127.
|
APA |
刘进.,于宜田.,杨莉.,林松月.,李志峰.,...&陈恺哲.(2024).简历分析法:一种教育实证研究新方法.重庆高教研究,12(2),87-127.
|
MLA |
刘进,et al."简历分析法:一种教育实证研究新方法".重庆高教研究 12.2(2024):87-127.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原文链接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导出为Excel格式 |
导出为Csv格式 |
Altmetrics Score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刘进]的文章 |
[于宜田]的文章 |
[杨莉]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刘进]的文章 |
[于宜田]的文章 |
[杨莉]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刘进]的文章 |
[于宜田]的文章 |
[杨莉]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