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QIN GANGJIAN
QIN GANGJIAN 讲席教授
任职信息 :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 药理学系
研究内容 : 缺血损伤,器官保护与修复 心肌再生 干细胞与干细胞产品的治疗转化 糖脂和能量代谢
Scopus Author ID : 36083073600
联系邮箱 : qingj@sustech.edu.cn
博客 :
  • 成果量
  • 浏览量
  • 下载量
  • 被引[WOS]
  • 被引[Scopus]
  • H指数[WOS]
  • H指数[Scopus]
个人简介

覃刚健,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1981-1986)和硕士(1986-1989)学位;毕业后留校附属协和医院儿科,历任住院医生、主治医师和医学讲师(1989-1995)。后赴意大利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1995–1998)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小区(1998–2001)接受博士后研究训练。此后,曾在波士顿塔夫茨大学圣伊丽莎白医学中心任医学讲师、助理教授(2001–2006),芝加哥西北大学芬伯格医学院心血管研究所、心内科任助理教授、副教授(2007–2016),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任教授,分子心脏病学主任,生物医学工程系副主任(2016–2022)。 覃教授多年来从事心血管系统发育、干细胞生物学、和缺血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学研究,并致力于心肌和血管损伤的发生机理,以及组织保护、修复、和再生的治疗策略探索。在该领域完成了一系列原创性工作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包括揭示E2F家族转录因子在血管形成和血压稳态中的作用;分离鉴定独特的心脏干细胞群;揭示CXCR4介导的骨髓干细胞微环境的信号机制,并建立内源性干细胞在缺血组织修复中的重要性,以及氧化代谢在其分化中的关键作用;实现体内示踪和分离组织特异外泌体,并揭示缺血心肌外泌体的全身系统性作用;建立Sam68在能量稳态、糖脂代谢、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重要调节作用。 覃教授在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原创性论文130余篇,主持多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心脏病协会(AHA)、和糖尿病协会 (ADA) 项目。此外,覃教授还先后受聘为Circulation Research等10余种SCI期刊的编委,以及包括NIH、AHA、退伍军人事务(VA)在内的多个美国、和国际基金组织的评审委员或主持,并在美国心脏协会基础学会(BCVS)、心血管放射学和干预委员会(CVRI)等专业协会担任学术领导工作。在过去的18年里,覃教授成功培养了50多名不同职业阶段的科研人员。

荣誉奖励
2022 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A类)
2007 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研究人员学术奖
2007 西北大学Searle教学奖
2004 美国心脏协会Melvin Marcus 心血管科学青年研究员奖
工作经历
1989-12_1992-08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儿科 住院医生 
1992-09_1995-10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儿科 主治医师,医学讲师 
1995-10_1998-08  意大利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 分子医学组 博士后 
1998-10_2001-04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 血液/肿瘤科 博士后 
2001-04_2004-08  美国塔夫茨大学附属圣伊丽莎白医学中心(波士顿) 心血管科 医学讲师 
2004-09_2006-12  美国塔夫茨大学附属圣伊丽莎白医学中心(波士顿) 心血管科 助理教授 
2007-01_2012-08  美国西北大学芬伯格医学院(芝加哥) 心内科,心血管研究所 助理教授 
2012-09_2016-06  美国西北大学芬伯格医学院(芝加哥) 心内科,心血管研究所 副教授 
2016-07_2022-09  美国阿拉巴马州立大学医学院 工程学院(伯明翰) 教授,分子心脏病主任 
2017-11_2022-09  美国阿拉巴马州立大学医学院 工程学院(伯明翰)生物医学工程系 副主任 
2022-09_今  南方科技大学(深圳) 医学院 讲席教授 
教育背景
1981-09_1986-07   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儿科系  -  医学学士
1986-09_1989-12   同济医科大学儿科学   新生儿专业  医学硕士